來源:東森新聞    
2007/12/22 00:41  仲華

※ 外國人都認為最好由自己人教外語

最近不時傳出外籍英文老師出問題的情情,似乎更應該讓我們來審試一下:是否碧髮金眼的人士才會教英文?

筆者在美國研究「英文教學」時,系裡的教授都認為要教外語,基礎的建立,最好由同母語的人士來進行教學;美國的大學也都認為,外國學生來美國唸書,學英文最好的地方,是在原來國家,而不是在美國,到了美國,只是去「用」英文,而不是「學」英文。

因為要求老師具備良好的外語表達能力並非問題的重點,在曾與我交談過的上百位英文表達流利的歐洲人,菲律賓人,或是新加坡人當中,沒人是被以該外語為母語的外國人教過的,他們也是荷蘭人老師教荷蘭人學生,新加坡的華人老師教新加坡的華人學生。

※ 行家才知道學外語要自己人教 外行的人真是花錢又學不好

老外來上課幾乎都是一個模式,就是學員開口的時間絕對不多,而且不會反覆練習。

英文和中文是二種南轅北轍的不同語言,最明顯區別就是:中文字是一個字、一個字,英文字卻是連在一起。所以以中文為母語的人要想學英文,就一定得多作「口部運動」,讓嘴習慣發出英文的動作。

當然 「熟而能生巧」,更是學英文的不二法門,唯有不斷重覆/反覆開口練習才能夠牢記在心。

過去大家也都學了不少英文,不論是記單字/片語,還是去聽英文,可是忘的比記的還多,更別說運用了。所以咱們許多人,也許能讀/能看,就是不能說,不能聽。

而且隨著一段時間的不接觸英文,最後連看的能力也逐漸消失了。
所以正確的學語言的方法,當然是要 「開口講」了。這點大家似乎也都懂,所以一想到學英文,就會想到去找老外來學「開口」。

只是老外來上課,他講一講,然後大家再講一講。而大家講的話都是自己拼湊所會的單字,大概大概地講出來。一堂課,大家講的時間很少,沒有一個正確清楚的範本來供學習,而且最重要的是,話若是只講一遍,永遠還是講得不清不楚,結結巴巴。

※ 任何一句話只要用點功夫 重複多講幾次就都可以記得牢

而老外來上課,這一點就是最大的問題,甚至一對一的時候,情況也是差不多。我從自己和老外學習的經驗,在國外看到大學裡面ESL的課程,回國來在各語言補習班裡的情形,都看到了這一點。結果大家迷迷糊糊地上課,迷迷糊糊地下課,成效當然還是有,就是太慢了。

老外來上課,最大的共同點,也是最大的問題,就是沒有一個清晰正確的範本可以學習,而且也不重複練習。老外上課大部份都是他在講話,學生聽,有時候也常見一兩個學生佔用了大部份的時間。從上課開始,一定是老外來主導,一定是他先講話,然後照他的指揮,大家分組或是輪流講一下。這種上課都是自由發揮,學生可以自由地表達意見及看法,非常西方式的作風。而我們的文化,并不鼓勵個人有太多的意見,除了少數 「政治人物」之外,大家並不擅長公開表達自己的看法或意見。(大家喜歡私下講。)

所以很多人被問到時,大都是只能講個一、二句話,而且又由於單字/句型/文法/發音全混在一起,再想把自己的中文意見表達成英文,那真是又難又亂啊。

只得糊里糊塗,東湊西塞的講幾句交卷,講得是坑坑巴巴,吞吞吐吐。可是老外老師是不太會糾正學員的,馬上就要點下一個學員來講了。

而且當學員講得時候,心裏好緊張哦,腦子一片空白,甚至許多女生還會漲紅了臉,心想的只是趕快講完,趕快換別人講。我不曉得看了多少次了(不管是在美國大學的ESL課程裏,國內的語言補習班裡),有許多的學生甚至從頭到尾,沒講過一句話,他們只是在那邊很認真的 「聽」 別人講,然後傻笑一下,表示他人還在那裡。

為什麼會有人學了很久,甚至出國去學,之後還是不太能講,還是像個 「大舌頭」 似的,講出來的英文結結巴巴,聽起來難受死了--這就是因他們跟本只是去坐在教室,聽別人講。

可是我想請問,您繳了錢(而且不便宜)卻希望別人不要叫你講,或者根本是付錢去聽別人講,自己只是沾一點「我也在老外上課的裡的莫名虛榮感」,您到底學了多少?尤其是當繳了那麼多學費之後?

我們要的是--

學到英文:

清楚的架構 正確的示範

然後照著:

不斷反覆練習 發音要注意

最後形成:

在腦中的一個網 舉一反三地運用

--這些老外都很難教給我們!

(●作者仲華,碩畢,北縣中和人,英文教師。他表示,實際教學多年,深感台灣英文教育的失敗,讓國家競爭力一點一滴的流失,願將經驗寫出供參考。本文為ETtoday.com網友投稿,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。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verything2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